成中英:中国哲学天地之心的世界精神应对现代(2)

来源:现代哲学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7-0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对于现代自然科学知识、真理的挑战,成中英首先梳理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脉络。17世纪哥白尼天文革命发展到牛顿的经典物理学,20世纪有了新物理学

对于现代自然科学知识、真理的挑战,成中英首先梳理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脉络。17世纪哥白尼天文革命发展到牛顿的经典物理学,20世纪有了新物理学的相对论和量子论发展。这些学科都呈现了“宇宙是物质的能量的存在”。而当代生命科学的发展并不忽视生命的自然发生,当代心理学和神经科学都致力于用符合当代自然科学的运动规则来加以说明。

具体而言,在如何理解世界的问题上,与会学者所追问的分别涉及何为物?物与名是否相关、如何相关?怎样分梳心与物、性与理的关系?阴阳与世界的存在变化呈现何种关联?在如何理解人这一方面,问题指向何为人、如何成就人等反思,考察既涉及早期儒学的人禽之辨,也包括中国佛教的《原人论》,前者侧重于从现实的社会关系定位人,后者则试图超越自然变迁,从前世与后世的衍化以及人的不同处境与自身作用的关系中理解人。

同心圆:代际传承、技术传导、中西融合

成中英以孔子的仁、孟子的善、子思的诚为例,具体一一展开。

普遍得到赞誉的是线上大会组织的流畅与周到,在美国的学者赞誉声中有感谢更有几丝羡慕。据会议负责人陈赟教授介绍,华东师大哲学系共动员了80余位本硕博学生,预备了三套方案,学生们大多在全国各地的家里操作,有些人在日本、德国、美国协助相关学者进入腾讯会议室参会,其中包括9月份即将入学的硕博新生。学子们无缝体验了学术饕餮盛宴,或将影响一生。这里既有上海数字转型的城市目标的加持,也有这座特大型城市“绣花针”治理理念的熏陶,更有华东师大将“卓越学术”和“卓越育人”相结合的理念践行,还有2015年以来哲学系中国哲学全英文项目的滋养,国际学生更是发挥甚多,巧合的是其中一位将进入加州大学河滨分校深造博士,导师正是ISCP下届主席瑞丽教授。

第23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的主题“世界哲学视域下的中国哲学”,在成中英的演讲中得到了极大的体现:中国哲学创新性发展、世界哲学参照资源、应对全球性热点。而“疫情会议”的形式呼应了法国美学家克莱夫.贝尔的“有意味的形式”的审美价值,随后议程和闭幕式嘉宾发言在感谢声中突出演绎了这一点。

  作者:李念

从哲学观点来分析。他认为,斯宾诺莎、黑格尔都曾流露出,自然宇宙的生命性与精神性完全属于宇宙的内在超越精神,莱布尼兹甚至将中国的自然宇宙哲学看作是自然神学。

*代际传承:英语学界最活跃的学术团体

应对挑战:超越性、新科学、道德实践

成中英先生已经87周岁了。在2016年3月,记者曾做长篇专访《成中英:是第三次再谈“中国哲学再创造”的时刻了》;2018年8月他从北京南下参与了上海书展,为文汇讲堂新书《大国厚土: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复兴》站台,与陈卫平教授对谈中国哲学的特点。2016年采访后,记者目送他一人推着行李箱进入机场候机厅,他的学术旅行一直独来独往,没有助手,那年他81周岁。而在国际中国哲学大会举办的4.5天内,成中英先生身在夏威夷家中,但是大家都看到的是他的东八区北京时间(夏威夷比上海慢18小时)。他几乎没有缺席过任何一场重要的讨论,第一天27日的下午,他主持了第一场特邀大会“中国哲学如何走向世界”,并做了28分钟主题演讲,此后,很多场他都会提问。

中国哲学前行动力:自然宇宙本体论

上述三个要素在不同角度形成本次国际中国哲学大会影响力的同心圆。

  编辑:李念

*技术传导:在线会议直播惠及象牙塔外人

就先秦儒学对“天地一心”的理解,成中英提示我们不该忘了荀子。“从现代化立场来看,荀子是第一位将知识客观化的儒家大家,他善于转化易经的智慧和语言逻辑,提出了人的主体性与世界的旁体内外一致的思想。”

他肯定,从形上层面如何理解世界与如何理解人自身,这一进路既与西方philosophy内含的智慧之思相一致,也上承了中国性与天道之学的传统。既展现了世界哲学的开阔视域,并多方面地表现出新的理论深度。

下图:Nell作为代表,接过大会会旗,他将亲自带回美国,交给加州大学的瑞丽教授

文章来源:《现代哲学》 网址: http://www.xdzxbjb.cn/zonghexinwen/2022/0705/880.html



上一篇:并不遥远的“俗世哲学”
下一篇:石油小诗里的生命哲学

现代哲学投稿 | 现代哲学编辑部| 现代哲学版面费 | 现代哲学论文发表 | 现代哲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现代哲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