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中英:中国哲学天地之心的世界精神应对现代(3)

来源:现代哲学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7-0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图:三位获奖学人:段重阳、Ennen、王开元和颁奖嘉宾 华珊嘉(Sandre Wawrytko) 世人往往会忽略撰写《中庸》的子思,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图:三位获奖学人:段重阳、Ennen、王开元和颁奖嘉宾华珊嘉(Sandre Wawrytko)

世人往往会忽略撰写《中庸》的子思,孔子的孙子,孟子的老师。成中英认为子思以主张“诚”来说明人的心性具有的创造力,他扮演了继往开来的角色,充分发挥了《易经》的宇宙本体论思想。人性即天道之所命,能够自觉理解宇宙的真实且发挥宇宙的创造性,并实现人的终极理想。成中英分析,《中庸》发展了《易传》和《论语》,能“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子思将天地至诚之道的真理观,人的尽性于天地的生命观,淋漓尽致地做了发挥。

闭幕式上,由现场的顾红亮(上图右)主持,庞安安(下图左)、瑞丽(下图右)、杨国荣(上图中)发言

闭幕式部分嘉宾大合影?

责任编辑:李念

青年学子是这次大会踊跃的参与者,图为学子们的合影截屏

对于中国先人如何在公元前8000年形成了自然宇宙本体论,即感知生命的创造力蓬勃发展的自然秩序,梳理《易经?系辞》第三章到第六章,成中英运用现象学与知识论还原了“深知成像”过程。这其中,历经了七个步骤:观天下之万物—感生命之蠕动—观其所感—感其所观—观感汇通提升层次—建立观感整体的统一,掌握一个主客相应的具体物。

此次大会期间,9场大会演讲,11场特邀会议均有华东师大微信公众号直播且有回看,90场专题会也有腾讯会议号和直播,惠及了广大的中国哲学和传统文化爱好者。记者时常是一个房间播放着“宋明理学新发展”并录音,另一个房间播放着特邀会议的视频号直播。

国际中国哲学会执行主任庞安安在盛赞此次会议的活力和参与纪录后,骄傲地和在线的数万人分享:国际中国哲学会是英语学术界人数最多的机构,唯一的说双语的学术组织,从未间断地每年在美国举办7、8场大型活动,她推荐《国际中国哲学季刊》的网页和学会的报名表格,欢迎更多年轻学人加入到这个已经拥有近千人的学术机构。大会也激发着年轻学人的主体参与意识,记者在其他专题讨论中,听到了青椒们(年轻教师的自嘲称呼)或博士生们在表达“大牛在言说大话题,我们言说什么呢?”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闭幕式主持、华东师大副校长顾红亮教授以一句朴素的“大会虽结束(close),但交流未终止(end)”画上句号,而它将温暖、激励着更多全球各地的中国哲学学人来加入、思辨、论道,并合力将中国哲学推进为世界哲学的一种,如创会会长成中英40年前所言,“中国哲学应该成为世界哲学,能够成为世界哲学。”

孟子主张人性为善,人心包含的宇宙活力能创发生命及维持生命价值。这种善在行动中体现了世界精神,人与天地之心相依持,周转循环,生生不息。

在例行的会旗传递环节,博士生Rory O'Neill从本届 ISCP 会长杨国荣手里接过神圣的会旗,下一届主席、加州大学河滨分校教授瑞丽介绍了明年举办的第23届大会主题“中国哲学多样性”的聚焦点,网友立即在留言区打出:希望明年能线下线上并举。这4.5天中,很多专场人数超过10万,其中的主力军与全国高校90余个放假在家的学子们不无关系。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形式提供了便捷,内容则助力粘性。ISCP会长杨国荣教授在闭幕式上总结了这120场活动的精要:论题丰富而多样,在人物考察方面,涵盖从先秦到近代的不同哲学家;在学派分析方面,兼及儒释道,以及名、墨、法各派;在比较研究方面,既有中西的对照,也有中印思想的分梳;在哲学问题的探讨方面,则涉及本体论、宇宙论、政治哲学、认识论、伦理学、宗教哲学等领域。

毋庸置疑,中国哲学的自然宇宙观也经历着时代和西方哲学的挑战,最显而易见的是三种:西方哲学的超越性、现代科学知识和真理、现代道德实践。成中英逐个予以回应和破解。

首先,西方哲学中一直有个超验的上帝存在,它无所不能无所不知,超越现实与自然而存在。“我们可以理解上帝其实是宗教的可信性问题,非一个知识的存在。”在这样的前提下,中国的自然宇宙观,可以视为是宇宙生命发展的自觉阶段,是内在于宇宙的生命。荀子对“神道设教”有这样的解释,“故君子以为文,而百姓以为神”。这里的神仍然是人对自然的创设,是人的内在性的延伸。

文章来源:《现代哲学》 网址: http://www.xdzxbjb.cn/zonghexinwen/2022/0705/880.html



上一篇:并不遥远的“俗世哲学”
下一篇:石油小诗里的生命哲学

现代哲学投稿 | 现代哲学编辑部| 现代哲学版面费 | 现代哲学论文发表 | 现代哲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现代哲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